
界面新闻记者 |
界面新闻编辑 | 彭朋
春节前的一天 ,陈榕声缓缓放下手机,她在Kakao Talk(一款韩国即时通讯APP)上刚婉言拒绝了两位寻求上海地陪的韩国游客 。她决定给自己放一个“悠长的假期 ”,好好“充电”提升自己 ,来好好抓住这波韩国人赴上海的旅游热,将地陪这个副业做深做精。
2024年11月8日,中国对韩国等9个国家持普通护照人员试行免签政策,韩国持普通护照人员来华经商 、旅游观光、探亲访友和过境不超过15天 ,可免签入境。携程数据显示,免签政策实施以来,韩国游客入境游订单环比增长约15% ,同比增长超150% 。上海的韩国入境游客订单同比增长超180%,环比增长超40%。
陈榕声告诉界面新闻,从11月开始 ,向自己咨询上海旅游问题的韩国人一下子多了起来。
目前在一家金融公司担任品牌总监的陈榕声之前曾在韩国留学,因为有在韩国留学和工作的经历,回国后她身边有许多韩国友人。对他们而言 ,她是为数不多的“在上海、懂韩语的中国人”人脉 。
在这波旅游热潮之前,每年本来就会有很多韩国朋友在来中国游玩之前向她咨询,除了上海 ,青岛 、张家界等地也是频繁出现的目的地。作为东道主,陈榕声很乐意为这些友人们答疑解惑,帮忙安排食宿,有时候还会在他们来上海时现场陪同并充当翻译。
“变化发生在去年的12月 。 ” 陈榕声发现 ,除了熟悉的朋友,甚至有许多只是网友或是“一面之缘”的韩国人来询问关于上海旅行的问题。还有很多人提出,愿意付费请她来做地陪。
就这样 ,带着一半“促进中韩友好”,一半赚钱的心情,陈榕声开启了并不那么“一本正经”的地陪工作 。
在韩国留学时 ,陈榕声为不少中国企业做过商务地陪和翻译的工作。而她的本职工作也涉及安排客户行程和媒体活动。对她来说,地陪的工作内容“手到擒来 ”,加上擅长拍照打卡 ,以及为吃喝玩乐做攻略,她做了没多久就积累了不错的口碑 。在陈榕声看来,此前自己这份副业做得很“佛系” ,只在周末接活儿,开的价格也不是很高,一天单人600元、双人及以上800元。
如今,距免签政策发布已经过去了三个月 ,在上海“韩流”爆发式增长之后,出现了一些新的现象与趋势。
陈榕声观察到的变化是,在路线选择上 ,此前韩国游客大多喜欢去带有明显“上海元素 ”的景点,体验外国人认知中的中国元素、中国风景 。而现在,越来越游客会有更多元的选择 ,比如武康路、浦东美术馆等,感受上海作为国际大都市的时尚潮流与艺术文化。

美食体验方面,韩国游客也不再局限于韩国人典型认知中的代表性中餐 ,如羊肉串 、青岛啤酒、小笼包等,开始尝试各类在中国当代年轻人中颇具人气的餐厅以及奶茶、咖啡 、本地糕点。
她印象比较深的是,有一组客人想要体验本地化的小众路线 ,去了解上海“早C晚A”的生活是怎么样的。于是她精心安排了Citywalk+Citydrink,在巨富长(巨鹿路、富民路、长乐路)挑选了多家特色咖啡店和酒吧,带他们进行了一次深度游 。
随着时间的推移以及市场的成熟,韩国游客的上海之旅正从传统观光演变为深度文化体验与本地生活探索的结合 ,其消费偏好和旅行方式的变化反映了中韩文化交流的深化及上海作为国际化都市的服务升级。
@筱星不打烊(以下简称“星星”)在刚刚过去的春节期间接待了三位韩国客人。除了上海市区内的经典路线和景点,还带他们去了浙江乌镇游玩 。
星星曾在韩国中央大学留学,除了本职工作 ,平时也会兼职做一些韩语翻译工作。一直关注用人信息的她从去年12月开始通过韩国旅行社兼职承接一些旅游地陪工作。

这次春节期间,有一件事让星星记忆很深 。去一家名为东北人家的饭店吃饭时,因为餐厅的杯子和她在视频中看到的不一样(不同分店用了不同的杯子) ,韩国游客表现出了巨大的遗憾和失落。
“韩国游客的特点之一是:特别容易受到网络名人和潮流的影响。 ” 星星告诉界面新闻,一家饭店或是一个景点被知名博主带火后,短时间内会吸引大量的韩国游客前去跟风“打卡” 。某条旅游线路爆火之后 ,其他人也会想要完全按照推荐复制一遍。就像饭店的这个杯子,拍照拍出来必须要和其他人的一样才行。
韩国人年轻人对于社交媒体的深度使用也催生了另一个现象——韩国人在中国游玩的内容不光在韩国本土,在中国的社交媒体上也火了起来 。许多韩国博主拍摄的旅游Vlog被搬运到了国内平台动辄收获几十万播放量。不少韩国博主找到了其中的“流量密码” ,在东方明珠 、武康大楼、等地标拍摄,配上一句简单的中文,就能轻松获得上万点赞。
陈榕声发现,随着这些视频热度的持续升高 ,不少韩国素人在上海旅游时也开始拍摄vlog和ootd(今日的穿搭)。在国内平台,近期有许多韩国人新注册的账号,内容主要是在中国旅游和体验美食 。在她看来 ,很多韩国人在发布视频后,收到了国内朋友的友好互动反馈与热情支持,这也提升了他们的创作热情。从而催生了更多优质内容的产出 ,让更多韩国人看到了上海和中国的魅力。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