牧原股份遭相关部门调查,或面临哪些风险?|界面新闻 · 证券

牧原股份遭相关部门调查,或面临哪些风险?|界面新闻 · 证券

鲁婉婷 2025-02-19 公司简介 13 次浏览 0个评论

界面新闻记者 | 郭净净

全国最大猪企牧原股份(002714.SZ)被其16年老客户起诉举报事宜有了最新进展。

界面新闻独家获悉 ,近日 ,农业农村部、证监会已经启动对河南南阳内乡养殖户常先云实名举报牧原股份相关问题开展调查程序 。

常先云对界面新闻称,春节前已接到农业农村部的电话回复“举报事宜已获受理” 。常先云向界面新闻提供的材料显示,农业农村部回复“已将信访内容反馈河南省农业农村主管部门开展调查 ” ,证监会则回复“诉讼已分转至河南证监局 ”。

就上述情况,界面新闻向河南省农业农村厅了解到,此次举报事宜已经由该厅兽医处牵头并进行相关调查工作。另据知情人士确认 ,河南证监局已开展相关调查程序 。

河南南阳畜牧局相关负责人之前对界面新闻表示,“目前没有收到来自河南省农业农村厅的相关调查通知或消息;我们在节前就关注到这个事情,也在持续关注 、核实相关事情。”

牧原股份遭相关部门调查,或面临哪些风险?|界面新闻 · 证券

该负责人称,经过核实 ,按照农业农村部检疫规程等相关规定,牧原股份的检疫操作程序是没问题的;至于种猪 、商品猪等双方争议点,是交易双方合同约定的内容 ,不属于我们的检疫工作范围。“无论牧原股份还是常先云 ,都是我们的服务对象,都是在国家法律法规规定之内运行的,任何企业都不能超越或违背 。现在双方已进入诉讼程序 ,具体还是要等法院的具体判决结果。”

对上述情况,牧原股份相关人士对界面新闻称,目前没有获得相关部门的调查消息。

在业内看来 ,常先云与牧原股份相关纠纷在行业内并不少见,也是牧原股份二元育种模式实现大扩张下必然会出现的风险情况 。

或面临哪些法律风险

1月6日,常先云向河南省内乡县人民法院递交《民事起诉状》 ,指控牧原方面向其销售携带病毒的种猪(怀孕母猪)导致猪场发生蓝耳疫病感染、致使其3000多头猪死亡,诉请追偿约680万元。目前开庭时间尚未确定。针对常先云的指控,牧原股份当时均予以否认 。

1月13日 ,常先云向证监会、深交所 、农业农村部实名举报牧原股份“常年检疫证明造假、给种猪违法注射自制疫苗 ”等问题,诉求相关部门“依法调查牧原股份及其子公司的违法行为,对牧原股份及相关负责人进行处罚并向社会公布”。

就检疫造假指控 ,牧原股份相关人士对界面新闻表示 ,公司有正规的检疫程序和手续,所有检疫手续都有相关合同。“牧原股份的轮回杂交二元育种模式,商种两用 。我们双方签署的合同中明确告知 。这个对方也是知情的。”

“长期以来 ,牧原股份及旗下公司在检疫、合同上均模糊概念,将种猪当商品猪售卖。 ”负责常先云此次诉讼的北京云亭律师事务所合伙人李巧霞律师认为,作为行业龙头老大 ,牧原股份带头模糊概念,逃避国家规定的免疫政策,这存在巨大的风险 。“为了方便检疫 ,牧原股份故意模糊概念。相对于商品猪,用来繁育后代的种猪检疫要求更加严格,在检疫标准 、检疫成本上都是不一样的。这种应当检疫而没有检疫的情况 ,国家法律法规规定有相应处罚措施;严重者,自处罚决定作出之日起五年内不得从事相关活动 。”

有猪企人士对界面新闻称,从整个行业交易习惯来说 ,商品猪和种猪交易是分类进行的 ,“牧原一家公司的交易习惯,不能对抗整个行业的交易习惯。”

同时,针对常先云指控其违法违规自制疫苗 ,牧原股份相关人士对界面新闻称,在蓝耳病防疫方面,进行血清驯化是行业里面比较常规、有效的操作方式。“这不是打疫苗的方式 ,只是从提取猪血清进行的防疫手段 。公司没有自制疫苗,也没有销售未经检疫带病毒的种猪。 ”

“血清驯化和自制疫苗不一样,是两回事。从行业来讲 ,血清驯化主要针对蓝耳病,目的也是为了防疫,这种操作比较常见 ,很多企业都做 。”有猪疫苗专家对界面新闻指出,问题在于,企业进行血清驯化后 ,如果没有对客户进行说明 ,就把血清驯化后时间周期短而没有达到排毒干净的彻底健康的母猪进行混群销售,“这是高风险行为”。

但李巧霞认为,从法律法规角度 ,血清驯化是不合法的。“国家对兽用疫苗的管理是非常严格的 。进行检疫时,企业应该购买合规疫苗实施注射免疫措施 。血清驯化操作比较粗糙,不是符合法律法规规定的免疫方式。通过这种方式进行免疫 ,并将血清驯化后的猪大量对外销售,是有巨大风险的。 ”

广东凯君瀛信律师事务所合伙人任勇波对界面新闻分析称,根据《动物防疫法》规定 ,检疫证明是动物以及动物产品合法流通的强制文件,检疫造假属于违法行为 。对于该类行为,农业主管部门可以进行没收违法所得并进行罚款的行政处罚;情节严重的 ,则可能触犯刑事犯罪,相关责任人可能面临刑事处罚。

《动物检疫管理办法》(2022年修正)明确,动物种类、动物产品名称 、畜禽标识号与动物检疫证明不符的 ,按照依法应当检疫而未经检疫处理处罚。

任勇波称 ,根据《动物防疫法》,国家对相关疫病是有强制免疫的,有具体的免疫计划及技术规范 ,且用于预防接种的疫苗应当符合国家质量标准;《疫苗管理法》也规定,疫苗不允许自制 。“注射自制疫苗会被视为未按照规定进行免疫,由农业主管部门责令限期改正或罚款处罚。如果导致发生动物疫情或者危害公共安全的后果 ,则可能触犯妨害动植物防疫、检疫罪等刑事犯罪,相关责任人可能面临刑事处罚。”

“如上述情况属实,根据《证券法》规定 ,公司存在未及时披露重大信息或存在虚假陈述,证监会可以对公司或者责任人进行罚款或者市场禁入等 。公司还可能面临投资者索赔或合同违约等民事纠纷。”任勇波律师补充说。

二元育种模式能否持续?

在业内看来,类似常先云的情况并不少见 。

“这种纠纷也比较常见。就看当时交易双方签合同时是否有约定。 ”一位安徽猪产业专家对界面新闻称 ,针对种猪当做商品猪售卖的情况,个人觉得交易双方应该提前都知晓 。“全国各地都有这种养殖模式,这也是实践过程的产物 。只要有利可图 ,必然有养殖户参与。但这种养殖模式绝对不是市场的主流。 ”

据上述专家分析 ,非洲猪瘟疫情下很多养殖户没有抗拒风险的能力 。这些养殖户就选择了短平快的养殖模式。这种模式下,风险相当于是分摊的,公司可以借此扩大养殖规模 ,养殖户可以只承担种猪下仔猪并养大仔猪这一时间段的风险。”

“这种二次育肥的养殖模式出现,主要是受到投机资本进入的影响 。”中国农业科学院北京畜牧兽医研究所研究员朱增勇对界面新闻指出,自2021年下半年猪价下跌后 ,有些养殖设施比较完善的养殖场为了降低市场风险,开始由自繁自养转向专业育肥。通过产业分工,除了提高养殖效率外 ,也是出于对疫病防控的考虑。“但养殖是有技术门槛的,投机资本多是赚快钱,进行养殖时不会像传统养殖企业那样持续稳定地进行饲料营养、疫病防控等投入 。这一情况下 ,投机资本养猪面临的风险不可避免。 ”

牧原股份1992年成立,2014年深交所上市,形成集饲料加工 、生猪育种、生猪养殖、屠宰加工为一体的猪肉产业链。

2019年年报中 ,牧原股份首次明确提出“二元育种模式” ,称在母猪极度缺乏形势下,为公司快速发展奠定种猪基础,公司通过轮回二元母猪的留种既可以满足自身快速发展的种猪需求 ,又可以为市场提供优质种猪 。公司2020年2月透露,其2002年已开始进行相关的选育和研究,当时的出发点是缓解公司在快速扩群时由于种猪价格比较高所带来的资金压力。

这一背景下 ,牧原股份的生猪规模迅速扩张,其销售生猪数量从2019年的1025.33万头猛增至2024年的7160.2万头,其中商品猪从867.91万头增至6547.7万头 、种猪从2.71万头增至46.5万头。该公司收入规模从2019年的202.21亿元升至2023年的1108.61亿元;同时 ,2019年至2023年其归母净利润分别是61.14亿元 、274.51亿元、69.04亿元、132.66亿元 、-42.63亿元,2024年预盈170亿至180亿元 。

牧原股份遭相关部门调查	,或面临哪些风险?|界面新闻 · 证券

常先云方面认为,种猪需进行大规模的实验室检测,而商品猪只需进行抽检 ,每头猪的检疫费用相差约600元 ,牧原股份2024年共销售种猪46.5万头,通过以商品猪名义代替种猪检疫,按此测算 ,牧原股份去年可节省检疫费用约2.79亿元 。

“非洲猪瘟背景下,很多猪场养母猪的压力太大,甚至养不成母猪 ,市场对母猪的需求量很大。从2020年开始,牧原股份将其二元育种模式发挥到极致,将怀孕母猪进行大量销售。”长期跟进猪产业的专家对界面新闻称 ,牧原股份很早就开始进行二元育种操作;随着行业波动,在资金周转紧张时,牧原股份把大量猪群变成商品猪进行快速变现 。非洲猪瘟前 ,牧原股份做这一操作的销售体量不大,市场需求也不大,只是在很小一部分客户群进行;那时候 ,牧原股份卖的多数可能是某个时间段某个养殖场里面富余的后备猪。

“现在牧原股份的二元育种模式已经成熟 ,大量合群进行售卖,这一操作风险就很大。 ”上述猪产业专家称,2023年后 ,涉及蓝耳病等问题的猪群增多 。“养殖户本来买怀孕母猪就是为了快速获得仔猪并进行育种销售,如果蓝耳病等携带率高、买了不好养甚至在猪场就发病造成很大损失,养殖户的压力很大。从疾病防控角度看 ,行业压力越来越大。”

在不少业内人士看来,牧原股份的二元育种模式及相关短平快养殖模式或不利于整个猪产业发展 。

“个人不是很看好,这种模式对于整个猪产业的品系、品种改良 、育种来说是落后的、停滞的甚至是倒退的。”前述猪产业专家对界面新闻进一步表示 ,牧原股份的母猪通过轮回杂交长白、大白母本品种 、品类的二元育种模式快速产出大量后备母猪,基本挑出来就能当怀孕母猪。“原来市场多是三元猪,由长白猪、大白猪、杜洛克或其他品种的三个品系杂交 ,这种后代仔猪比较壮实好养,生长速度快,掉肉比低 ,比较赚钱 。而二元猪的体型 、出肉率相对较差。原来二元猪可能长白、大白基因各占一半 ,现在通过轮回杂交的二元猪可能是有一个基因占75%、另一个基因占25%甚至更高,最终这种模式下的猪品种也可能有问题。 ”

在他看来,短时间内 ,市场母猪供应不足,二元育种业务模式是没问题的 。这种情况下,育肥猪直接捞出来当怀孕母猪就卖了 ,盈利能力很强 。但随着非洲猪瘟疫情常态化管理,母猪供应规模上来,市场还是会回归到更专业化的产业分工。“目前市场对二育要求比较高 ,随着猪价回调,市场将更倾向于会带来更高利益的高质量育种猪苗。未来一些专业化养母猪公司和专业化育肥公司可能会越来越多 。在养猪领域,做种猪属于顶尖层次 ,利润率非常高。一头种猪高的售价可能上万。现在牧原股份的怀孕母猪一头也就三千到五千块 。”

“当前市场基本掌握了非洲猪瘟等重大疫情防控技术,如果养殖户有承担长期风险的掌控能力,就可能转变养殖模式 ,毕竟短平快养殖模式的收益可能不如长线养殖模式多。”安徽猪产业专家对界面新闻表示。

你可能想看:

转载请注明来自北京基里曼网络科技有限公司,本文标题:《牧原股份遭相关部门调查,或面临哪些风险?|界面新闻 · 证券》

每一天,每一秒,你所做的决定都会改变你的人生!

发表评论

快捷回复:

评论列表 (暂无评论,13人围观)参与讨论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

Top
网站统计代码